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提出了更為迫切的需求。當前,全省各級人大代表立足本職崗位,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環節,發揮優勢、扛起擔當,積極履職盡責。
全國人大代表朱小坤
今年,國內首張北美壓鑄協會認證證書花落天工國際,緊接著,“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重點項目“新型壓鑄模具用鋼粉末冶金與增材制造關鍵技術”項目也正式啟動,由天工國際子公司聯合8家單位共同參與。全國人大代表、天工國際董事局主席朱小坤告訴記者,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要創新。他調研發現,中國每年仍需大量進口高端工模具鋼、高性能合金鋼等高端特殊鋼材料,這類產品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和附加值。以天工國際的高端工模具鋼為例,部分尖端產品售價可達50萬元/噸。“國家應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完善‘揭榜掛帥’機制,鼓勵企業根據自身實力和市場導向開展創新。對取得突破的企業給予獎勵,形成良性創新循環。”朱小坤表示。
江蘇省人大代表殷鵬
在數字經濟領域,省人大代表、江蘇省通信服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殷鵬始終聚焦人工智能的“發動機”——算力。他去年提出的關于統籌算力資源調配的建議已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江蘇省完成了算力基礎設施全面摸底并發布報告;誕生了全國首個省級算力專項規劃;《江蘇省算力基礎設施發展實施意見》及全省算力一體化調度平臺建設方案也編制完成,加速融入國家算力調度體系。“今年還將對標國內外先進算力中心建設模式,制定更具前瞻性的江蘇省算力建設規劃。”殷鵬表示。
蘇州市人大代表周宏志
新興產業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支點。在3D打印等前沿技術產業化戰場,蘇州市人大代表、蘇州中瑞智創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宏志帶領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成功研制出適用于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大型多激光金屬3D打印設備,并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設備智能化水平和打印效率。正是這些來自生產一線的實踐經歷,讓周宏志對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充分調研行業現狀后,周宏志希望政府能出臺更精準的扶持政策,如稅收優惠、產業補貼等,為3D打印技術等前沿科技的產業化應用創造更好條件。
江蘇省人大代表胡冶
省人大代表、江蘇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科研和事業發展部部長胡冶尤為關注創新生態的核心要素——人才。他在與科研人員交流中發現,引進人才常因繁重的業務考核難以專注研究。盡管省級政策有保障原則,但他認為落實細則還需完善,特別是人才評價要注重分類施策,“基礎研究人才應專注理論創新,應用研究人才則要注重成果轉化實效,考量其對生產工藝、標準制定和經濟效益的實際貢獻。”這一觀點為完善人才評價體系提供了新思路。
記者 |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劉正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