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建成后每天要接待幾千人,每個細節都關系生命健康!”戴上安全帽,市民陳阿姨作為“民生體驗官”走進東亭人民醫院建設工地,這句質樸的話語道出了群眾監督的關切。在她身旁,民生實事監督員、人大代表與項目負責人一同穿行民生實事項目建設現場,春潮路、文體中心、東融中心等重點項目迎來最懂民生痛點的“考官團”。
這樣的場景,不只是一個項目的故事,而是錫山民主實踐的一個縮影。盛夏時節,錫山大地處處涌動著民主的活力。錫山區人大常委會精心策劃的“人大有請?共襄民主”代表群眾參與月活動以“十個邀請”為行動主線,以代表和群眾為主角,將人大的大門開得更廣,橋梁筑得更實,道路鋪得更寬,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錫山煥發出蓬勃生機。
行走的監督 落地的民主
6月24日,九里河山河路河莊橋段,驕陽下的河面泛著金光,河岸的石駁岸整整齊齊。本次執法檢查向多元主體敞開大門,由區人大代表、市民群眾、街道議政代表組成的聯合調研組正在沿河察看重點督辦建議辦理情況,人大代表和市民群眾直接參與前期調研與現場督辦,與政府部門共同剖析推進難點、要素保障等堵點。
“以前總有不少人違規把電動車停到這條河道邊,影響景觀和人行,自從加了圍擋和停車區之后,河邊散步跑步的居民都變多了”。董代表滿意點頭,同時也提出了進一步辦理要求,“在部分沒有圍擋的敞開區域,也要繼續加強管理?!迸阃{研的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把問題寫進筆記本,保證將持續推進辦理進度。
監督的鋒芒不僅在代表建議督辦,還延伸到企業關切的領域。8月1日,在聚焦“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優化營商環境”的專題詢問上,常委會委員、區人大代表接連發問——“如何讓行政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取得了哪些實效?如何避免‘多頭檢查’擾企?”,聲音在會場回蕩,語氣不急不緩,卻直擊企業痛點。
被詢問的區應急管理局、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負責人面對質疑,沒有回避,根據實際情況誠懇作答,不僅匯報工作成效,更坦誠剖析難點,既解答了代表群眾困惑,也亮出了優化行政執法的成績單。旁聽席上的企業家代表一邊認真傾聽,一邊在筆記本上寫下“透明”“可預期”等關鍵字——這是他們最期待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同樣的監督力度,也在生態保護領域顯現。6月13日下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執法檢查中,由人大代表、法律專家、環保志愿者和普通市民組成的聯合檢查組,帶來了多維度的“把脈問診”。代表指出治理難點,市民訴說河邊生活的困擾,專家則提供專業的法律研判?!耙郧跋奶爝@段河總有異味,現在河道清清爽爽,政府在整治上確實下了大力氣?!毖睾尤罕娎细叩挠芍再潎@,印證了多元共治的力量。
深度的參與 生長的民主
錫山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邀請5位區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全體會議,并同步設立公民旁聽席,3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公民代表全程旁聽。這不僅是簡單的“聽會”,更是推進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一環。
在專門組織的列席代表暨旁聽公民座談會上,來自一線的聲音積極發聲、坦誠交流。企業家代表語速很快,“惠企政策落地,要讓企業一看就懂,一問就明”,他的聲音帶著在市場打拼多年的干練。街道工作人員關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等方面分享了觀察與思考。社區工作者將基層治理帶入會場,反映了老舊小區改造中居民的實際需求,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將人大監督與基層治理創新相結合的建議。
這些原汁原味、帶著“煙火氣”和專業度的意見建議,為常委會審議相關議題提供了寶貴的、來自實踐一線的參考,真正實現了民情民意直通決策層。制度化、常態化的代表群眾列席旁聽機制是錫山人大踐行“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又一具體舉措,有效增強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使人大履職更接地氣、更貼民心。
而立法聯系點將群眾的智慧和聲音傳遞到立法層面?!翱吹讲莅该鞔_加強學校錫劇師資隊伍建設,我這顆心總算落了地。”羊尖實驗小學馬彩珍老師輕撫文件,言語間充滿對錫劇傳承的期盼與欣慰。6月10日,在錫北鎮立法聯系點,《無錫市錫劇保護傳承條例(草案)》征求意見座談會氣氛熱烈。30余名非遺傳承人、文藝工作者、戲曲愛好者、社區群眾代表等人員與區人大代表共聚一堂?;顒泳珳示劢固囟ㄈ后w,邀請利益攸關方走進基層立法點,讓專業力量融入法治建設。
顧靜潔、吳冬梅等傳承人圍繞將錫劇納入課后服務、破解人才匱乏和資金短缺等痛點,提出懇切建議。群眾的創新智慧同樣閃光,羊尖鎮人大代表謝依汕提議用二維碼將錫劇唱段植入古鎮旅游導覽,“讓非遺文化聽得見、帶得走”。區人大代表王小紅呼吁借力B站、抖音等年輕平臺,助力錫劇“破圈”傳播。這些源自實踐、飽含深情的“金點子”,正通過立法聯系點的渠道,轉化為錫劇保護傳承的法治保障,彰顯了基層民主的強大生命力。
從常委會會議室到基層立法聯系點,民主的觸角不斷延伸,讓群眾的聲音順暢抵達代表建議和政府決策,并最終轉化為制度保障。
流動的平臺 溫熱的民主
如何讓民主實踐從“殿堂”走向“巷陌”?錫山人大創新履職平臺,著力打破空間壁壘,推動代表聯系點從固定場所走向群眾身邊?!鞍宓首h事會”、“網格驛站聯絡”等接地氣的形式蔚然成風。代表協同部門啟動“三現場”工作法——現場勘察、現場議事、現場承諾,讓建議辦理從“文來文往”轉向“現場答卷”。
云林街道竹園社區將代表聯絡站“搬”進居民小區驛站,買菜間隙,居民向代表反映二泉路人車混行的亂象,代表現場制定“疏堵結合”方案,“抬腳找代表,問題即時議”成為鮮活圖景。厚橋街道嵩山村代表將“診室”前移,在農房翻建工地“移動出診”,現場協調施工難題。東北塘街道正陽村的小板凳上,村民與代表圍坐暢言環境治理痛點,溝通壁壘在輕松氛圍中消融,閉環機制保障了“參與見效”。錫北鎮代表冒雨踏勘老舊小區問題獲贊“走心走實”,東北塘街道人大推動數十項民生“微實事”落地生根。
“從活動反映到解決問題只用了一周多,代表還全過程同步告知進展,心里特別踏實?!?東北塘街道正陽村村民顧海南的感慨,道出了群眾對高效民主回應的真切感受。
青春的火種 民主的薪傳
在江蘇省錫山中等專業學校的多功能廳里,百余名師生走進一堂別開生面的“代表講壇”。繼今年初邀請青年朋友零距離感受“身邊的民主”后,區人大東北塘街道工委又將“代表講壇”活動搬進了學校,融合“創業就業輔導+履職故事分享+意見建議征集+人大制度宣講”,為師生們帶來一堂生動的民主實踐課,推動民主理念代際傳承,把“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像一顆種子,撒進了學生們的心田。
馮代表結合《職業教育法》和國家教育發展規劃,展望產教融合、高級藍領崛起的廣闊前景;姚代表以“行業深耕,做剩下來的人”勉勵青年提升核心競爭力;杜代表用焊花飛濺的故事詮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代表們的動情分享讓青年學子們深刻感悟到,民主不止在課堂,更在每一次民意直達的通道中延伸。掌聲與笑聲中,產教融合與民主理念的種子悄然播撒,也為職教發展注入了蓬勃動力。
錫山區“人大有請?共襄民主”代表群眾參與月活動,是一次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和成功探索。它證明,當民意直通的平臺更寬廣、人民監督的觸角更深入、共商共議的渠道更豐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就能在基層沃土綻放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