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房終于建成了。”近日,長期飽受詬病的垃圾桶問題終于得到圓滿解決,這不僅改善了環境,更從源頭上消除了安全隱患,紫鑫巷周邊的居民們都舒了一口氣。
在啟東的城市與鄉村交匯之處,北城區街道紫薇一村社區與匯龍鎮城北村隔著紫鑫巷相鄰而居,一些交界地帶的環境衛生等問題隨之產生。此前,在北城區街道全過程人民民主紫薇一村實踐點,人大代表剛走進北城8號民情驛站接待選民,多位選民就提出希望代表能夠向上反映紫鑫巷垃圾桶周邊“臟亂差”問題。
探索協同破題,察民情梳理“需求清單”。
一直以來,紫鑫巷北側原設置有城北村的垃圾桶,不僅擺放雜亂,垃圾外溢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周邊環境衛生,刺鼻的氣味讓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更為嚴峻的是,在2025年初短短幾個月內,垃圾桶區域接連發生四次起火事件,而垃圾桶北側緊鄰電動汽車充電樁,一旦火勢失控蔓延,后果不堪設想,極大地威脅著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群眾的期盼,就是行動的號角。正恰市人大指導開展“相鄰人大”協同協作試點活動,人大北城區街道工委和匯龍鎮人大主席組織代表聯動走訪,實地了解情況,確認紫鑫巷垃圾堆放問題可以雙方協力解決,決定推動北城區街道和相鄰的匯龍鎮城北村聯手共商共建共享。
搭建溝通橋梁,識民憂化解“急難愁盼”。
經過北城區街道和匯龍鎮城北村充分溝通與協商,最終確定由北城區街道提出垃圾分類房安裝申請,匯龍鎮城北村則承擔起后期管理與維護的責任,利用其地緣優勢,確保垃圾房建成后的長效運行。
項目推進并非一帆風順。面對部分居民對垃圾房選址的疑慮,人大代表、街道選民議政代表與村居志愿者挨家挨戶上門解釋,詳細說明垃圾房建設的意義、規劃設計以及后續管理措施,爭取居民的理解與支持。同時,代表們密切關注項目進度,根據時間節點與相關部門溝通協商,優化施工安排。
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嶄新的垃圾分類房在紫鑫巷順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垃圾分類房的建成,徹底改變了紫鑫巷以往“臟亂差”的面貌,周邊居民紛紛表示,人大代表發揮了大作用,現在環境變好了,生活也更安心了。
優化協作共融,聚民智合力協商共贏。
紫鑫巷的治理成效并非孤例。在鎮街“相鄰人大”協同協作活動的有力推動下,兩地居民反響強烈的紫鑫巷堵車、積水等問題,也通過人大層面推動,一一得到解決。在北城區街道全過程人民民主紫薇一村實踐點,人大代表和選民議政代表在社區居民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社區黨總支在此基礎上積極倡導“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四群工作方法,以人大代表、選民議政代表為主,組建包括社區、物業、黨員、居民群眾在內的群防群治志愿服務隊,對該巷子進行常態化巡邏和宣傳引導,不斷鞏固整改成效。
目前,“相鄰人大”協同協作平臺已成為匯龍鎮和北城區街道代表常態化開展溝通聯絡、接待選民、實施監督和協商議事的紐帶,從“區域邊界”到“協作前沿”,通過代表共提共督、兩地共建共享,相鄰區域聯出了一條為民利民便民之路,聯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