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人民選,選好代表為人民。如何讓人大代表履職更貼近群眾?如何讓代表作用發揮更得人民群眾認可?無錫市濱湖區中南社區的孫銀龍、黃雨石、黃清元三位人大代表自發組建“三人組”,以“132、找代表”便民服務市集為平臺,創新打造“板凳會”議事模式,傾聽家長里短捕捉民意呼聲,解決瑣事紛擾展現代表擔當,把群眾“問題清單”變為“履職清單”,把居民“心愿單”變為“幸福賬”,在中南社區留下了代表為民履職的點點印記,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社區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代表建議十天辦成,方便群眾樂享其“乘”
“孫代表您不知道,現在到公交站要走兩里路,我這老腿實在吃不消。”中南社區“132便民市集”上,惠阿姨在代表“三人組”的板凳前停下腳步。市代表孫銀龍拿起面前的記錄本,區代表黃雨石起身給老人遞水,區代表黃清元則在旁認真傾聽。這樣的場景,是便民市集“板凳會”上的常態。
原來,地鐵6號線施工圍擋將中南家園圍成了“孤島”,原本步行兩分鐘即到的公交站點受施工影響取消。居民們要么得繞行二十分鐘,要么就得打車出行。“我早上送孫子上學,要提前四十分鐘出門。”張師傅比劃著,孫代表在本子上重重畫下感嘆號。附和的群眾越聚越多,三位代表當機立斷,跟著居民重走了中南家園門口的公交站點。走在圍擋的夾縫中,感受坑洼的臨時便道,孫銀龍代表舉著手機邊拍邊說:“這段路確實難走,沒有公交站真的很不方便。”
當晚,代表三人便根據現場踏勘和居民反應的情況,起草了《關于完善中南家園周邊臨時公交站點設置的建議》。這份特殊的“民生地圖”不僅有施工平面圖、繞行軌跡,還貼著十幾張現場照片,為中南家園附近增設公交臨時停靠點并優化公交線路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孫銀龍以市人大代表的名義向市公交集團直接提交了這份“有圖有真相”的意見建議,并報備市人大和區人大相關部門;同時聯系公交集團的有關負責人和具體工作人員,期待他們及時回復居民群眾的訴求。公交集團副總當即拍板:“明天就派勘察隊!”并在當天就給出了“研究后答復”的快速回應。
接下來的日子像按下了快進鍵:第五天公交集團帶著方案來社區,并委托孫代表向居民征求意見,孫代表當天回復公交集團,社區居民對改善措施表示“滿意”。第十天清晨,513路和505路兩路公交的延伸線駛入了中南家園小區門口的臨時站點。“真神了!上周反映的問題,這周就通上車了。”張師傅舉著老年卡第一個上車,帶著孫子坐上了上學的快車。
閑置空地變休閑公園,助力群眾樂享其“游”
“東邊那塊荒地,野草長得比人高,上次我家小孫子追風箏,差點被碎玻璃劃傷。”印象湖濱小區的陳奶奶攥著黃代表的手生氣地說……這已經是代表“三人組”接到的第九起投訴,代表們的筆記本上畫上了一個重重的標記。這個關乎5000平方米綠地的民生項目就此啟幕。
在項目啟動初期,人大代表“三人組”會同熱心群眾代表聯合社區工作人員,開展了深入系統的實地調研。現場測量綠地邊界坐標、拍攝環境現狀影像、采集土壤水質樣本、記錄安全隱患點位,為敲定施工方案奠定基礎。在方案論證階段,中南社區黨委召集濱湖區、蠡湖街道辦等單位召開專題推進會,由人大代表“三人組”通報前期調研成果,由設計單位匯報三套比選方案,充分發揚人民民主。經兩輪意見征詢,最終方案吸納了絕大部分的群眾建議,特別在適老化設施配置、海綿城市技術應用等方面實現創新突破。施工建設過程中,累計收到群眾合理化建議46條。針對居民反映的喬木移植存活率問題,監督小組及時約談施工單位,推動建立“一樹一檔”養護臺賬,有效提高樹木存活率。
經過一系列整體景觀和功能的提升改造,5000平方米的閑置空地華麗轉身,一個全時段游憩、全年齡共享、全空間造景的開放式濱水空間躍然而出。該空間兼具現代活力與歷史韻味,園內依據地勢及景觀特點,精心劃分成“臨港觀魚”“濱河步道”“繽紛廣場”“健身廣場”等多個主題區域,通過征集群眾意見最終命名為蠡港公園。整個項目從規劃到落地,人大代表始終跟進,引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園管理模式。如今,居民們在“濱河步道”散步休閑,孩子們在“繽紛廣場”嬉戲玩耍,蠡港公園已成為居民家門口的“好趣處”。
守護車輪上的安全,保障群眾安享其“居”
“禁止電動自行車進入!” “禁止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間突然響起刺耳的警報聲。在循環播放的提示音下,推著電瓶車的張老伯訕訕退后。一個電動車入戶充電的安全隱患就此解除。
近年來,小區電動自行車入戶充電自燃爆炸的案例屢見不鮮,引起了人大代表和社區居民群眾的高度關注。“我們中南家園共有電梯82部,常住人口8200余人,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2100輛,阻止電動自行車入戶充電是保障居民消防安全的首要之舉。”中南家園社區負責人沈佳表示。
經過多方調研,安裝智能阻車器是個好辦法,但是需要征求居民群眾意見才行。于是,代表“三人組”、網格員、樓組長集體出動,挨家逐戶發放問卷收集建議。在征得居民同意后,聯動中南社區黨委迅速響應,并組建專業隊伍,投入到智能阻車系統的安裝與調試作業中。
歷經連續兩周的施工,小區內82部電梯均順利裝配了智能阻車系統,并一次性高標準通過了驗收。該系統集成了精準識別、動態報警與智能管理三大核心功能,解決了居民群眾對電動自行車上樓充電的后顧之憂。“作為業主,我們非常支持安裝這個系統,以前總有個別不自覺的業主會把電動車推上樓充電,搞得我們心里慌慌的。現在有了這個系統,電動車一推進去電梯就不動了,真的讓人安心多了。”居民季阿姨有感而發。
電動車上不了樓,有人歡喜有人憂。“我支持電動車不上樓,可是電動車充電怎么辦?”新問題隨即而來,成為“板凳會”上的“頭等大事”。代表“三人組”對接中南社區黨委,在小區一樓車棚及地下車庫增設智能充電樁。中南家園A區共新增智能充電樁67組,插座數量748個,中南家園B區共新增智能充電樁57組,插座數量684個,中南發展大廈新增智能充電樁1組,插座數量12個。充電樁部署完畢后,公布了清晰且合理的收費標準,有效滿足了居民的充電需求,既讓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心,又讓居民群眾“滿格”幸福。
如今,中南社區旁新增了公交站點,蠡港公園綠意盎然,小區電動車停放井然有序……從公交優化到環境改造,從安全治理到便民服務,人大代表“三人組”用實實在在的履職,把人民民主實踐落到了群眾的家門口。
“以前覺得人大代表離我們很遠,現在剪個頭發都能聊上民生事。”“132、找代表”便民服務市集上的李阿姨有感而發。從春華到秋實,從街頭到巷尾,人大代表“三人組”的履職腳步從未停歇,屬于中南社區的幸福故事,仍在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