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原則和制度設計的基本要求,是確保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的重要途徑。鎮江市丹徒區人大常委會深刻感受到,重大事項決定權作為區縣一級人大依法行使的重要職權,雖然具有嚴格的法定性、廣泛的人民性和極大的權威性,但在依法行使上仍存在主觀顧慮影響決定權行使、前期論證不足導致決定質量受影響、決定范圍偏窄、對決定落實情況跟進不足等短板。現就人大重大事項決定工作如何“補短板、強弱項”,謀求“走在前、當示范”,提出三點建議。
堅持和依靠黨的領導。黨委的重視和支持程度對重大事項決定權的推進起著決定性作用。要健全工作制度,明確黨委、人大、政府各自的職責要求,構建黨委統一領導、人大依法履職、政府認真執行并向人大報告的有效機制。同時,緊密圍繞黨委中心工作,充分發揮人大職能優勢,提升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的能力水平,及時將黨委決策部署轉化為國家意志,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現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確保黨委決策落地生根。
嚴格規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程序。依法履職的關鍵在于制度規范。要從建章立制、規范程序入手,明確必須報告的重大事項,構建涵蓋“民意征集”“依法決定”“監督助推”“系統評價”的全流程制度體系,確保決策過程科學、民主、合法。一是優化協調機制。健全黨委辦牽頭,人大辦、政府辦參與的聯席會議機制,協商討論決定重大事項議題,制定年度清單和工作計劃,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調研論證。廣泛聽取有關部門、行政相對人和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形成全面、客觀、準確的綜合報告,為作出科學合理的決議、決定提供堅實依據。三是開展公示。適時借助網絡、報刊等媒體平臺,將重大事項議題及決定草案內容向社會公示,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增強決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四是實施聽證。針對群眾普遍關注、涉及基本民生的重大問題,必要時及時組織聽證會,讓利益相關方充分表達訴求,為決策提供更廣泛的民意基礎。五是邀請專家論證評估。對技術性、專業性較強的事項,適時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論證評估,借助專業力量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六是監督助推實施。加強對重大事項決定實施情況的跟蹤監督,開展效果表決,強化責任追究,公開表決結果,確保決定取得實際成效。
提升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工作的實效。人大決定的重大事項要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績效導向。要精準選題,聚焦“法律法規有規定、黨委有要求、過去有基礎、群眾有期盼”的重大事項,精心篩選出“群眾高興、黨委滿意、人大關注、政府支持”的重大議題,確保議題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一屆人大任期內,集中精力深入討論決定5個左右重大事項,少而精、求實效。要強化落實,從切實解決問題、提高決定績效出發,持續落實重大決定事項公示公開、跟蹤監督和科學評價制度,讓重大決定事項在制度框架內、在群眾監督下嚴格執行,推動黨委決策部署落地,促進法律法規實施、群眾關切問題解決。
守正創新是推動人大工作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我們要守制度之正、創方法之新,高質量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系鎮江市丹徒區人大常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