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蘇州相城區望亭鎮新華村路的興邦化學建材廠區,自動化生產線全速運轉,一派繁忙景象,中控室數據大屏實時跳動著質量與能耗參數。這個占地20多畝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毛榮良用23年時間澆筑出的“綠色建材王國”。
作為中國建材行業首批實現“智改數轉”的民營企業掌舵者,毛榮良的身份標簽多重而立體——擁有11項發明專利的工程師、江蘇省“雙創人才”企業創始人、安全生產“六化”建設示范者,以及連續當選區、鎮人大代表。當被問及如何平衡這些角色時,他摩挲著辦公桌上混凝土試塊的紋路笑道:“就像調配高性能減水劑,科技創新是骨料,社會責任是膠凝材料,兩者交融才能構筑堅固的發展大廈。”
從“跟跑”到“領跑”的技術突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國內基建市場驟冷,剛完成股份制改造的興邦化學建材陷入庫存積壓困境。毛榮良卻做出驚人之舉:砍掉占營收60%的低端產品線,將全年利潤投入聚羧酸減水劑的研發。“當時同行都說我瘋了,但現在看來,那是我們跳出同質化競爭的關鍵一躍。”
這場豪賭背后是超前的戰略眼光。2022年,當中科院材料學博士蘇新祿帶著“風電新能源工程專用減水劑”的課題走進相城時,毛榮良以“技術入股+百萬年薪+研發自主權”的三重禮遇,將其納入麾下。在政府“姑蘇領軍人才”政策加持下,這支由1名博士、5名碩士組成的研發團隊,僅用18個月就攻克了風電新能源工程用混凝土強度提升的難題,相關技術使混凝土的強度從80MPA提升到150MPA,性能提升了87.5%,并解決了混凝土粘度大、表面色差大和氣泡多等一系列難題,直接撬動了一大批風電新能源項目訂單。
“人才生態比技術突破更重要。”毛榮良翻開《產學研合作備忘錄》,與蘇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合作,依托興邦公司的“江蘇省無機膠凝材料外加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孵化專利3項;與蘇科大就“高性能氨基酸類石膏緩凝劑的結構表征與性能評價”項目開展合作,制定了石膏適應性、耐堿性與減水劑等助劑的適應性技術標準。這種“實驗室-車間-市場”的閉環創新模式,讓企業研發投入產出比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安全生產的“六化”革命
在興邦的智能中控室,監控屏幕組成的“五位一體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正全天候運轉。這個集風險預警、應急指揮、培訓考核于一體的數字化平臺,記錄著企業連續5586天“零事故”的奇跡。
“安全生產不是成本,而是核心競爭力。”毛榮良對“六化”管理哲學頗具匠心:他在員工餐廳和門崗等處,設立“金點子”收集箱,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提交安全生產管理建議,對能提升公司安全生產管理的合理化建議提出者予以表彰獎勵;將“隱患隨手拍”納入KPI考核,在全公司營造“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安全生產人人受益”的濃厚安全氛圍。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企業于2024年被評為蘇州市“安全生產六化建設示范企業”。他本人更是被邀請參加蘇州市“百名企業家說安全”活動,接待全市100多家參觀企業,其中多家企業學習借鑒興邦化學的安全管理模式后,工傷率明顯下降,成效顯著。
從利潤報表到民生答卷
在望亭鎮慈善會的捐贈名錄上,興邦化學建材的名字后跟著一長串數字:抗疫專項捐款捐物20多萬元、困難職工子女助學捐款10多萬元、社區道路修繕投入10多萬元......但毛榮良更看重的是“數字背后的溫度。”
2022年疫情防控吃緊階段,他積極響應號召,第一時間動員全體職工,組建以黨員為骨干的志愿者突擊隊奮戰在抗疫封控一線,參與駐點S58高速卡口疫情防控與核酸檢測,還無償提供保障車輛、消殺防護等抗疫物資。
更令人動容的是,當發現鎮區主干道井蓋破損,威脅夜間出行安全時,他連夜調集鋼纖維混凝土井蓋,組織員工進行更換,并對全鎮范圍內的道路井蓋進行排查和更換。
“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應該寫在群眾心坎上。”作為區人代會“關于優化望亭鎮部分道路交通設置的建議”的提出者,他提出改造拓寬長洲苑路,以此緩解因中環高架西線北延至望亭鎮長洲苑路造成的車輛積壓問題。在他的推動下,此條建議被相關部門采納并實施,道路交通出行情況得到顯著改善。這種將提升產業質效轉化為推動民生福祉的生動實踐,印證著他的座右銘:“作為一名企業家代表,既要構筑自身的發展空間,更要澆筑群眾的幸福家園。”
新質生產力的相城注腳
從相城區“創新領軍人才企業”到江蘇省“四星級上云企業”,從“安全生產示范點”到“熱心公益慈善事業單位”,興邦化學建材的成長軌跡,恰是中國民企踐行“新質生產力”的微觀縮影。正如毛榮良代表所說的:“當每一粒砂石都承載創新基因,當每一立方混凝土都凝結責任擔當,這就是中國制造最堅實的底氣。”
毛榮良代表用混凝土坍落度試驗比喻為民代言的精準度,以鋼筋抗拉強度類比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實現了“工程師思維”與“代表情懷”的充分交融,這種將專業精神注入履職實踐的獨特氣質,或許正是新時代企業家人大代表的生動注解。